留言 20
喜欢 27
故事来自主题: 【系列故事】活在18线:那些远离北上广深的真实生活
父死妈嫁,他却是个阳光男孩
井里看天的猴子
2019年6月18日
“ 世事多艰,总不能让一个坎绊倒不起 ”

周末的时候,应驻村第一书记的邀请,我们一行四人来到县域东边边上的一个村子,走访调研几家经济困难家庭,看在适当的时机给予一定的志愿帮扶。

村子并不偏僻,近邻京台高速,高速服务站正在扩建,还征用了村里的几亩土地。但村里土地较少,又主要是粮食种植,没什么经济作物,也没有什么企业可以依靠,所以就一直延续了老祖宗的耕作模式,村子经济相对落后些。

源十五岁,中考刚刚结束,正在路边帮爷爷晾晒刚刚打下来的麦子。他领我们去了爷爷家,他现在和爷爷奶奶一块生活,一切生活起居、用度都由爷爷负责。

源的爷爷奶奶居住的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房子,白石灰的墙皮脱落,露出了土墙,屋内阴暗潮湿,闷热的让人难耐。

我们得大声“叫喊”,爷爷才能听的见,因为他耳背的厉害,费了好大劲才知道他七十五岁了,虽看上去身体硬朗,但也是常年吃药,因为有腰腿疼的毛病,用他的话说“想身体不好都不行”,因为源需要他,还有七十三岁的老太太,也就是源的奶奶。

源的奶奶是多年的冠心病,身体虚弱,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走路必需拄着拐杖。整个过程她都是侧躺在床上,说话有气无力,一直抱怨自己为什么不“早点死”。我们说为了孙子你也得活着,她说那倒是个理,她说不能让孙子没有了爸爸妈妈再没有奶奶。不过,老太太可是一直的唉声叹气。

据源的爷爷介绍,源的爸爸是在他六岁上的时候,因抑郁症去世的(我们没有深究是否是自杀),爸爸去世后,妈妈就改嫁到另一个乡镇,从此再无联系,她从来也没回来看过源,更没有抚养费这一说。

在我们这里,改嫁的妈妈从来都是对和原配所生子女不闻不问。这种情况虽不符合法律精神,但属于约定俗成。在法律上,她们仍是孩子的监护人,但她们从来不尽其责。多是由爷爷奶奶或爸爸的兄弟姐妹代管。在我们所接触的众多孩子中都是这样,无一例外,也没有人讨要说法。也有人懂得这个法律要求,但他们说讨说法都是惹一肚子气,得不偿失。孩子们往往也都是与妈妈再无相见。

源是一个很阳光的小男孩,一米七不到的个头,白白净净的,不胖也不瘦,穿着白色短袖T恤,下身学生装的蓝裤子,脚上是一双白色运动鞋。这倒是挺吸引我们的,因为三十六七度的高温下,穿短裤、趿拉着拖鞋才是标配。问他干吗穿的这么走正(正式),他说他一直这样,不喜欢那种吊儿郎当的打扮。

我们问源能考上附近的高中不,他说没问题,成绩在自己初中学校都是全级前十名的水平。他说的非常轻松。爷爷告诫他不能自满,考上大学才算爷爷没白攻(他上学)。

我们给源讲了去年我们资助的一位大学生的故事:洋的爸爸自小有精神毛病(不严重),妈妈是外地的(买来的),洋出生后不久,妈妈离家出走,洋与爸爸相依为命,就靠低保和学校减免费用生活和学习,洋并不封闭也不自卑,学习上进,积极参加学校各种活动,去年考上了海洋大学,寒假的时候不但参加了我们协会的多次公益活动,还为村里的孩子辅导功课。

讲完后,我们问源能理解我们的意思吗,他说没能理解,他说他班里有几个他这种情况的早就辍学了。源能这样回答,我们感到挺欣慰的。我们说这也是爷爷奶奶教育的好,世事多艰,总不能让一个坎绊倒不起。

PS:"活在18线"展现18线居民的生活与生存。感谢关注本主题和作者井里看天的猴子。

————————————

本故事为南瓜屋独家内容,任何平台和个人不能转载,有需求请联系nanguawu@360.cn

留言 20

更多精彩

    拼命加载中

    作者简介

    • 0关注
    • 0粉丝
    • 0故事
      查看作者更多内容>

      主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