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 31
喜欢 43
故事来自主题: 年关将至,你对家乡的年味儿还有哪些记忆?
舌尖上的年味儿(中集)
上岸的潜水艇
2018年12月14日
“ 辛勤的劳动换来舌尖上的美味! ”

【年味儿】:秌腊肉

烟熏腊肉在我的老家又叫秌(秋)腊肉,一般在冬至节过后进入腊月,只要不下雨,小城的大街小巷和乡间地头到处可见浓烟滚滚秌腊肉的景象,隔多远都闻到惹人流口水的香味,我知道离过年不远了。

自家杀的过年猪或街上买的猪肉先用花椒粉、八角粉、茴香粉、炒过的熟盐、老抽、少量高度白酒等佐料擦匀,放在大盆子里腌制三至五天,让猪肉脱水和佐料充分浸透,再从盆子里提出一块块的腌肉分别穿孔系上麻绳,掉在家里的通风处凉干,等待好天气拿出室外烟熏。

秌腊肉可是个遭罪的活,我小时候经常跟着大人们先上山去修剪杉树枝叶,小手经常被针状尖硬的叶子扎出血,但想到很快就能吃上香喷喷的腊肉,心里美滋滋却忘了痛。

把一捆捆的杉树叶拖回家,在屋前或屋后土坎边挖一个火坑,坑头搭上铁架子,把腊肉均匀摆在架子上,盖上厚纸板或杉树枝叶,然后点燃火坑里的杉树枝叶。

只听到枝叶噼噼啪啪一响,很快浓烟滚滚而来,在每块腊肉间缭绕后又向四周飘散,我就跟家里的弟兄姊妹守在火坑旁,一边帮捡着树枝,一边揉着被火烟秌红的眼耐心地等候腊肉的香味。

坐在火炕边的人要不停往火里添枝叶,秌的中途还要随时翻转腊肉。杉树枝叶富含油脂,燃起来的火势很大,腊肉在高温熏烤下很快不断掉下油滴,火上浇油燃起熊熊大火。

掌控火候的人半迷着被火烟熏痛不停流泪的双眼,赶紧用树枝压灭大火,搞急了倒一盆冷水先把火浇灭,再重新点燃,否则腊肉会变成烤肉甚至烤炭。

几个小时后乌红的腊肉秌好了,肉香伴着烟香刺激着人们的嗅觉。大人们用小刀割一砣放进我嘴里,唾液腺立马分泌,舌尖上的腊肉香味让所有劳禄和遭罪烟消云散。

这杉树枝叶秌的腊肉比柏树枝叶秌的就是香。

满身的火烟味和熏红疼痛的眼睛要几天后才慢慢消失,这可是辛苦的汗水和泪水秌出来的人间美味!

那个年代普通人家都没有冰箱,烟熏的腊肉可以长时间存放,是劳苦大众智慧的天然保质方法。

秌好的腊肉提回家,又高挂在竹杆或楼顶的铁钉上,等待过年过节或家里来客人时享受。

家里正式蒸腊肉吃时,盛腊肉的大碗底常常先装进一些家乡特产豆豉,蒸出来的腊肉味道伴着豆豉香味令人回味悠长。

后来长大经济条件宽余了,我就和朋友们约好,在阳光明媚的腊月天,带上腊肉和香肠、肚子、豆干、牛肉等,到山上杉树多的地方去秌腊肉。

大家齐上阵,有的爬树修剪杉树枝叶,有的砌火坑铺架子摆腊肉,然后轮流添枝叶打火,交换着和腊肉一起接受烟火的熏烤。

各种腊肉和豆干秌好烤熟,灭熄火种。我用餐刀割下一些切成几盘摆在草地上,油炸花生米拿出来,玉米烧酒倒进碗里,阳光下的野炊正式开始。

带着满身的火烟味,睁着揉红的双眼,大家一边喝酒吃着下酒菜,一边大声猜拳讲着笑话。

惊飞了小鸟,吓跑了野兔、松鼠,青春的激情震荡在云霄山涧。

太阳下山了,大家歪歪倒倒背着劳动的收获唱起不着调的"夕阳的太阳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微山湖上静呀嘛静悄悄…",然后互相搀扶着下山,引来多少路人的讥笑!

【年味儿】:吃牛滚团

小时候家里经济比较困难,接近年关时才吃得上母亲做的牛滚团。

到父亲单位对面的农家石臼里摏糯米粉真是个累人的力气活。

水浸泡的糯米凉干后放进石臼,然后一只脚踏上根据杠杆原理做的木马的尾部踏板,一踩一松,木马头戴着铁箍子的马嘴就跟着节奏往石臼里摏糯米。

踩一下又松一下,刚开始看到木马伴着踏板嘎吱嘎吱的声音点头和仰头还觉得好玩,在母亲的背后牵着她的衣服跟着踏板一踩一松,慢慢出现脚麻腿酸、气喘吁吁,才知道是驴干不了的苦活。

母亲边摏边要把捣碎的糯米用细筛摇出糯米粉,二十来斤糯米要摏半天等到饥肠辘辘时才完工。

回到家里,母亲手挽手开始给我们做牛滚团。先用沙锅把干黄豆炒脆,后倒进家里的小石臼里摏成黄豆粉,再装簸箕里拌上细细的红沙糖。

然后把糯米粉倒进另一个簸箕里,加水揉搓成一个个核桃大小的小圆球,把糯米圆球放进蒸笼里蒸熟,最后蒸熟的糯米圆球放进黄豆粉的簸箕。

母亲摇晃着簸箕,糯米圆球在黄豆粉和红沙糖里打滚,一眨眼功夫,白球变黄球,牛打滚似的牛滚团做成,母亲额头上的汗水也出来了。

用筷子夹上一个放进嘴里,香甜软糯的嗞味儿在口齿间萦绕,比任何汤圆都好吃,手拿的筷子停不下来。

我们幸福地陶醉着,母亲也满意地笑了……

————————————

本故事为南瓜屋独家内容,任何平台和个人不能转载,有需求请联系nanguawu@360.cn

留言 31

更多精彩

    拼命加载中

    作者简介

    • 0关注
    • 0粉丝
    • 0故事
      查看作者更多内容>

      当前主题

      主题下更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