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 62
喜欢 87
故事来自主题: 你曾经干过哪些农活?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溪流东去
2019年7月10日
“ 唉 唉 你还是把它判了死刑! ”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在走出大山之前,基本什么样的农活都干过,开过荒犁过地,种过菜园拉过锯,割过小麦掰过棒子,刨过红薯锄过地......

对于土里刨食的农家孩子来说,哪个要不会干点农活,用农村大人的话来讲,就是光会吃饭不会干活的‘二流子,’那可是臭名声在外,贻笑大方。

在小学的时候夏收农忙的时候学校都会放假,秋收的时候也是一样。农村孩子从小就接触农事,尽管还算不上一个劳动力,但也都会跟在大人身边干活。

在我看来,收割小麦也好,掰棒子也罢,虽说麦芒扎在身上又刺又痒,掰棒子也是一样,棒子棵上的穗落在身上浑身上下刺痒难受,但这就是遭罪一些,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要说有点难度,有点技巧的活计,我认为非锄地莫属了。

锄地也许有人会说,那还不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不就是锄锄草,搂搂地吗?如果说用铲子除除杂草,的确不是件难事,七八岁的孩子都会干,只要能拿得动铲子,辨得清禾苗和杂草都可以干。但真正意义上的锄地那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农村常说的锄地是用大锄板锄地,而不是指用铲子,一般用作锄麦地、大豆地、谷子地等不需要间苗的农作物。一个锄头少说也得有四五斤重,加上一个长长的锄把,多是男劳力玩得转的家伙什,很少有妇女轮大锄板的,但也偶见女汉子摆弄这个的。

记得生产队的时候,男劳力轮大锄去锄豆子地,而妇女们则会带上铲子由妇女队长带着去锄红薯什么的,从这方面来看还是男女有别的,女士优先照顾嘛。

谁要说有女孩子家家的轮大锄板去锄地,那不是胡扯也是瞎忽悠,再说也是轮不动的,别说是锄草了,就是拿着大锄半天也得胳膊酸疼,哪还有送锄头出去的力气?

我记得我第一次用锄头锄地是在初中二年级,那时也是十三四岁的小伙子了,那天下地时,父亲让我拿铲子锄地,但我就是不听,心里还在想,怎么说我也算是个小劳力了吧,看父亲他们用大锄那么得心应手,锄草真是又干净又快,我怎么就不可以?我就非不信这个邪。

父亲扭不过也就答应我用锄下地了。

一路上我还念念有词,在默念口诀:那个前腿弓,那个后腿蹬,把脚步放稳劲使匀,那个草死苗好土发松........那时候地方样板戏《朝阳沟》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上至老奶奶老爷爷,下至几岁的娃娃,随口就能哼唱几句。

戏中栓保教银环锄地那段,我更是烂记于心,信手掂来,我更把它当作了锄地的法宝和秘诀。之所以我敢拿锄头来下地,还对父亲夸下海口,就是感觉心里有底,成竹在胸。再说了有这秘诀在手咱要是没有这个金刚钻也不敢揽瓷器活呀。

到了地头,父亲让我先站在一边,先给我示范一下。

我心里嘀咕,这还有啥难的,还用你给我示范吗?心里虽然这样想着,但还是老老实实地看着父亲一板一眼地教我怎么握锄把,怎么向前送锄,怎么回拉,怎么用力,怎样向前移步。

父亲的认真劲就像是在部队教官示范教学一样,先分解后连贯动作,做得是有模有样。现在想想,当初父亲那种教我的认真劲,要是在部队保准会评上优秀“四会”教练员呢。

看着父亲锄地就像是一种轻快的舞步一样,轻盈优美,似乎不像是在田间干活劳动,更像是舞者在移动优美的舞步。

父亲边给我示范边说:“记着了吗?就这样做。”

“好了,好了,这还不简单?有啥难的,看我的。”我早就急不可耐的想跃跃欲试了。

我拿起锄头,照父亲说的找准握锄把的地方,牢牢握紧锄把,手心里恨不得攒出汗来,扎好前弓步双手合力将锄头送出,重重地砍进土里,可是用力过大,锄头砍进土里太深,回拉怎么也拉不动。父亲一边纠正说,不要用力太重,不要扎进土里太深,那样会拉不动锄的,要平着力量用锄。

接着来了第二锄,这次砍进土里刚刚好,可是往回拉锄时不是左偏就是右偏,怎么锄头就是不听使唤,险些几次把豆苗锄去。父亲告诉我说这是因为两手用力不稳的原因。

说着,父亲让我停下来,就像朝阳沟里的剧情一样的极尽相似,他一边说,让我一边做动作:

“你前腿弓,你后腿蹬,心不要慌来手不要猛,好、好,唉、唉,还是让你把它判了死刑!”

手里的锄头还是毫不留情的把几处豆苗给锄掉了。

这时我心里有些气馁,甚至想把锄头扔掉,心想,咋还这难呢?说好的口诀呢,咋还不好用了呢?口诀记得滚瓜烂熟,可锄头到了我手里咋就不好使了呀!真是看人下菜碟呀。

父亲看我丧气的样子,说:“没事的,没有失败哪有成功?不要眼高手低,实践才能出真知!”

接着我就再次鼓起勇气,总结失败教训,拿起锄头,锄起地来,一下、两下、三下......看着要领掌握了,可父亲又发现一个问题,送锄拉锄都没什么问题了,可就是不会移步,看看我锄过地的身后,留下的全是深一脚浅一脚的脚印,土不但没有松反倒踩的更瓷实了。

父亲看着我移步的姿势禁不住的笑了。说实话,就那姿势现在回想起来都好笑,要多难看有多难看,要多别扭就有多别扭,就像士兵走队列那样一顺腿,一顺拐的步法,你说难看不难看?

父亲给我纠正说手和腿要协调一致,手换锄把位置的同时,腿也要跟着换步,身子跟着前移,这样才能做到手脚和身体协调一致,踩的脚印才会少,锄起地来也就轻松一些。

在父亲不厌其烦的指导下,后来锄头在我手中也变得乖巧了,用的得心应手了,再也不会出现随意就把禾苗判死刑问题的出现了。

通过那次劳动和父亲的话,使我明白了更多的道理,虽然是锄地是劳动,但在每个人的人生中又何不是这样的道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无论干什么事,都要躬身实践,不能纸上谈兵,不能眼高手低,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

在我以后的人生中,那次锄地的经历和父亲的教诲使我收益非浅,时时警示我在工作生活中要认真,要亲力亲为,不唯上、不唯书,要唯实,只有亲身实践才能有真知灼见,只有亲力亲为才能洞擦事物的本源,只有躬身践行才更有发言权。

留言 62

更多精彩

    拼命加载中

    作者简介

    • 0关注
    • 0粉丝
    • 0故事
      查看作者更多内容>

      当前主题

      主题下更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