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 16
喜欢 44
故事来自主题: 你身边有不寻常的小人物故事吗?
逃离体制的陈老板
00小金鱼00
2019年7月14日
“ 逃离体制未必是死路一条 ”

12年在内蒙跟踪一个项目,地点是旗下营,距离呼市有将近60公里。旗下营是个很小的镇子,绕了一圈连个像样的旅店都没有,这样只能当日从呼市往返。陈栋斌就是那时认识的,一个做楼宇自动化的北京老板,他开车去项目工地被我碰到,厚着脸皮坐了几天他的蹭车。

原以为陈老板是个老头,车上一闲聊才知道,他只比我大三岁。这长相也不像四十几岁的中年人啊,地中海式的发型,没一根是黑的,精瘦矮小一脸褶子,戴着副深度的近视镜,嘴碎的跟娘们儿似的,怎么看怎么像60开外的人。

陈老板并不是北京人,他家是抚顺的,90年化工大学毕业后被分到了抚顺石化系统,真真正正的铁饭碗。90年代末全国工人都在下岗时,能源系统岿然不动,惹得多少人为之眼红。现在就更加吃香,据说普通的大学生想进抚顺石化必备一个条件,专业对口的石化家属的子女。头几年用钱砸还可以,但现在廉政抓的紧,上万双眼睛盯着,谁敢?

有人说现在能源企业一线倒班的工人都是大学生,挣得也不算多,何苦呢。

那是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零几年的时候我一直在西北转悠,接触的都是能源企业,那时到处是几十亿几百亿的项目,荒凉的黄土高坡和戈壁滩上突兀着高大的钢铁巨兽。有项目就要有人,项目部里绝大多数是东北和山东的,四十岁左右的居多。他们都来自于老能源企业,属于高不成低不就的那种人,抛家舍业应聘过来,十几万的年薪,加上一套百十来平的免费住房。他们极少有人拖家带口过去,熬到退休,房子一卖,转身回家乡享受后半生。

所以,进入新千年之后,但凡有机会能够进入能源国有企业,那一定是祖上积了大德。然而陈栋斌在国企里安稳了十五年之后,05年他毅然辞掉了这份铁饭碗,他要去北京打工。

家里人被陈栋斌的这一举动唬的心惊肉跳,拉着他去了抚煤医院一通检查,从心电图到脑电波,从B超到核磁共振。利弊分析了一大堆,好话歹话说了几车皮,可还是阻止不了陈栋斌的决心。亲戚朋友都说,斌子脑袋让驴踢了,傻到家了。

父母干脆不想认这个儿子,孙女正上初中,不为别的,就单单为孩子将来的工作,也不能这么胡来。

陈栋斌乐呵呵地准备行囊,安慰着劝解他的人,知道在国企里的十五年我是怎么过来的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混吃等死。

刚到北京那会儿是真的迷茫,原本是北京的同学介绍他进了一家外企,可哪有想象中那么容易的事情,实习期被刷了下来。眼看着带的钱要花光了,只好退一步找了个小私企先解决吃饭问题。

那段日子是真难,那段岁月就是打掉牙往肚子里咽,在只有十平米的地下室里,吃着泡面,每吃一口都在问自己,你想要什么,你要成为怎样的陈栋斌。这是头半年里他的状态,动摇过,后悔过,也偷偷地哭泣过。好在他是个乐观的人,心里难受了,就出去踢球发泄破解。

在私企打了三年工之后,陈栋斌开办了自己的楼宇自动化小公司,注册基本金是跟北京同学借的,三万五万的凑够了五十万。这一举动是破釜沉舟,不成功他就彻底死心地返回抚顺。项目一点一点地跑,拿不到一手的就接二手三手的,每天在北京的各个工地项目部死磨硬泡,就是能拿到一个楼或一个单元的活儿,都要高兴好多天。

陈栋斌的几个员工大都是刚毕业的外地大学生,他理解他们的难处,租用的办公室就是孩子们的住处,水电房租分文不收,间或着带他们改善一下伙食。两年的时间,陈栋斌谢了顶,也白了头,四十岁的人成了个小老头。

苍天没有辜负陈栋斌的努力,这两年他还清了同学的借款,购置了许多设备,扩大了公司规模,实力也从北京拓展到了外省。

我遇到陈老板时,他开的是台金杯面包车,里面改装成了工程车,拉人拉货两不误。他说他还是没钱,欠着银行的上百万贷款,但他从不欠员工一分工资,最低工资给到8000,他要让那些孩子不会像他当初来北京时那样潦倒,他要让他们比大多的同学都要强,要他们每次回家时都风光无限。

几天的接触,我对陈老板刮目相看,问他是否后悔当初的选择。

陈老板说,他爱踢球,现在也在踢,在北京时每周休息时带着十几个孩子到处找队伍打比赛。他踢前锋,不到一米六的个头灵巧,像泥鳅在人堆里钻来钻去,那种开心跟二十几年前在学校里有的一比。以前在国企里是也踢,每次过人时都要抬头辨认好眼前的人能不能过,领导是不能过的,就算是个车间副主任也不行。

说完全不后悔也不现实,就算现在他赚的钱可能是在国企里的几倍,但那是看得见,看不见的未必能赚的过人家。早年会经营的工友现在个个混的人模狗样,坐在办公室里喝茶水,无忧无虑地享受着各种明着暗着的福利。不会经营的依旧拎着板子下现场巡视,但脾气大,领导轻易也不敢惹这样的人。

和他一样从抚顺石化辞职的人虽然不多,但选择逃离后,状况至少都要比拎板子的人强不少。他们和在体制内人最大的区别是见识和自由。

每次坐陈老板的车,他一路上总是侃侃而谈,眉飞色舞地炫耀着8年来的甜酸苦辣。我为之感慨,比陈老板有钱的人多了去了,但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活的轻松自在。

人生是没有定律的,逃离体制未必是死路一条,陈老板的路就是无比的精彩。

陈老板的闺女上了一所很普通的二本,学的是财务,即使他仍旧在抚顺石化,估计孩子也没有进系统的希望。他说等孩子毕业了就让她来北京,做公司的财务部长,到时候把爱人也接过去。那时,他一家人就又可以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

————————————

本故事为南瓜屋独家内容,任何平台和个人不能转载,有需求请联系nanguawu@360.cn

留言 16

更多精彩

    拼命加载中

    作者简介

    • 0关注
    • 0粉丝
    • 0故事
      查看作者更多内容>

      当前主题

      主题下更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