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 21
喜欢 53
故事来自主题: 征文:在全民战疫时刻,你曾被哪些普通人的举动感动?
一个基层医生的抗争:不敢想开始没出去跑物资,现在会怎样
翠翠小姐姐
2020年2月7日
“ 现在不只是缺物资,还缺做事的人。 ”

疫情爆发以来,我从同事4弯那里听过很多故事。而S医生让我印象最深。

1月26日,她混进了一个志愿者群,每天直面100多家医院的医生,求证物资需求信息。S医生就是她所在那个群里,最为活跃的分子。1月30日,他在群里喊:我们医院的酒精只能用1天了。她加了他微信,说看到防护物资紧缺很难过,想帮忙,他反过来安慰她,“我们会慢慢好起来,你不要太难过”。我们记住了这个人。

S医生,95后,男生,现为武汉周边一个乡镇医院医生。说是医生也不准确,因为他就不喜欢这么叫他,“我其实是药房的”。

这个医院说实话真没听说过名字,我给他寄过一些口罩,填写地址就费了些时间。S托4弯千道万谢,搞得我都不好意思,不就是口罩,搁平时都拿不上桌面。说这些时候,我看了下物流信息,这批货都寄出去一周了,还没到他手里呢。

我找到他,就是想通过了解他的真实信息,帮助对接更多有意愿捐赠物品的人和机构,但是,真的,直到现在我和同事们都没帮上他的忙。因为各种原因,他已经不能说更多信息了,但我想从我们简短交流中获取的信息,试图说说这个普通人的故事,这可能是这个春天留在我心中最温暖的剪影了。

(为方便阅读,下文将以S口吻来叙事)


    1、湖北人被误会,有很多人会委屈吧?但我没时间委屈
 

    今年春节,我是打算在家休息几天的,嗯,就是你们说的“葛优躺”,累了一年,不想出去。陪父母旅游什么的,就更别想了,我的生活没到那个层次。


    我在药房工作,别叫我医生,说医护工作者,那可以。我的本职工作就是抓中药、煎药。你别和我提那个双黄莲了?我觉得那就是一个炒作,据我了解,它的药效很单一,一种药就有特效,是不可能的。因为中药都是复合使用的,一个方子里面至少有十几二十种药。


    说回来,这次找防护物资的职责,并不是医院给我的,是我自愿的。我不是坐诊医生,我能做的就是让他们防备得更好。因为武汉封城了,我个人对这个事情有一定嗅觉,一个上千万人口的城市说封就封,这是全世界前所未有的事情。情况一定很严重,怎么能不往最坏的方面想。但是话说回来,如果武汉不封城,全国都会更严重,武汉和湖北省对全世界做出了极大的牺牲,没人能过一个好年,想工作的不能工作,想出门的不能出门。我们医院有个医生的婆婆,就在这个期间去世了,她都不能回去看一眼。因为交通不便,但其实更怕的是感染给其他人。从初三开始,我们医院就没有任何人回过家。

    据我所知,我们大学班上有一半人,只要在医院的,初三开始都在上班。我的父母都是医生,都在这个医院工作。我们三人每天主要靠微信沟通。做了这么多努力,你问我湖北人被各种“围追堵截”,我委屈难过吗?有很多人会委屈吧,但我没时间委屈啊。这找防护物资的事就得忙死。
 

    2、我看到协和医生微博发求助,我也想着要发求助

    我们医院就是个乡村基层医院,就几十个人。但这次找物资,我发现,类似我们这样情况的医院,我就联系到20家。我们乡镇都是没有定点医院的,特殊情况是乡镇人的意识差一些,有人什么都不戴就跑医院来,你还需要分发口罩给他,并讲些知识。因为目前封路,病人有点不好的情况,都只能往这里来。

    另外,这里有大量在武汉工作的人,年前多数都回来过年了。所以从一开始,我们是需要求助的,因为相当危险。医院几乎每天都有病人涌入。平日最高接诊量100-200例,之前爆发过甲流,新型肺炎疫情爆发后,刚开始人不多,后来又恢复到每日200例左右,因为我最近都不进我们医院,不和医生接触,直接回宿舍,但我感觉应该还是差不多这个数字。

    像我们这种医院,很少受关注,武汉封城时,我们手中只有口罩,而且口罩数量也很少。正常情况下,我们一般采购都从医疗公司报单,上午报,下午送到。因为我们本来就没什么储备,平时用得很少,口罩就1000个以内的储存,手套几百个,一次性帽子100-200个。再因为是过年了,要医药公司进货也没办法,只能各处找物资了。

    当时我看到协和医生微博发求助,我也想着要发求助。一开始,我是抱着试一下的心态,发了朋友圈,后来陆续有人联系我。然后我们就慢慢穿上了防护服,带上了手套,后来,我们当地7家医院的人又团结到一起找物资。

    我最初都是去武汉找红十会求物资。我1月31日第一次去武汉,直接去了省红十字会,我提前没联系,只是在网上听说那里有物资,开着高德地图定位,直接就去了那里,我在红十字会楼下等了很久,他们有志愿者在外面,我加了他的微信,最后他们还是帮了忙,说有一家医院来不了,就把物资给了我们。当天我从武汉拖回260斤酒精(75%浓度的),2家医院分了。下午我去了趟国博,等了1个多小时,什么都没领到,当时很多医院的人都在,都没领到物资。2月1日上午我又去了武汉,还是国博,拖回1.4吨消毒液,他们本来是分给其他医院的,因为他们来不了,就给我们了,回来和7家医院分了。当天那里已经是九州通的团队在奔忙了。

    为什么只拿到酒精?我也不知道他们有啥,再说,酒精也是给别人的,看我们急,就给我们了。

    3、我的经验很简单,能不能弄到物资,就看你努不努力

    后来我主要就在网上寻求资源了,一般都是通过志愿者拉群,目前已经有几十个群,多的群就有400多人的,每天里面都有人在发消息,我要不停地盯着群里,回复,沟通。我的经验很简单,就是能不能弄到物资,就看你努不努力。前段时间,我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左右,一般3、4点上床,眯到早上7、8点。每天只能中午吃顿饭,因为下午都要出去,晚上回不来,回来也就自己弄点泡面吃。因为我自己的感觉是,物资是有的,就是很难送到医生手上,所以就必须靠自己去争取,要自己弄车去拖,在物流瘫痪的情况下,要送到我们这里会很久。

    你也别戴什么有色眼镜,我头天和群里一个号称是红会的人聊了下,他们也是每天4点多睡觉的。 你要说有啥核心障碍?举个例子,就是本来有人给我们两吨消毒液,但他们办不了通行证,我们帮他们办理也办不了。我们这种小医院办理通行证都要找人,盖章签字,每次都很……哎,不多说了。现在,很少有司机往湖北跑,愿意跑的也办不到通行证,就是这样。

    我给你看一个信息啊,你搜索下这篇文章《你看不到的民间志愿者们,都成为了援救湖北的重要一环》,不是我写的,别人发的。这些力量值得你们关注啊。

    就在前几天,一家爱心机构帮联系到1000件防护服,是20家医院需求的,我拖回来,又分完了。今天刚回到医院。目前在自我隔离状态,别人直接给我送饭,不和我接触,我吃完饭,把碗洗干净,放在固定位置。因为我每天到处跑,自己感染无所谓,要是怕传染给别人,医院就要关门了,这边都要封锁。但我没办法,如果我不在外面跑,医院就什么都没有。

    我一般和一个本地的司机来回跑物资,出门都是防护服,口罩,护目镜,手套,全副武装的。我一般不和人接触,对方告诉我东西在哪里,发定位,我自己去搬,然后放在别人医院门口,电话联系医院的人,基本上都是靠微信和电话交流,避免交叉感染。 下午我去查了肺部,目前正常,然后,也不发热也不咳嗽,但还是要注意,因为隐性患者也是可以传染的。虽然我现在身上没有什么症状,但并不代表我身上就没有冠状病毒,这是这个病毒最可怕的地方了。这个病毒虽然致死率不强,但是传染率太强了,只有隔离才是最好的办法。

 

4、每次想到医院的物资就靠这么一箱箱弄回来,就有了力气

    整体来说,目前防护物资情况确实有所缓解了,但如果我不出去筹措的话,我也不知道会怎么样。 我们医院医护人员20多人,加上患者,一天要用200多个口罩,十几件防护服,差不多100双手套,消毒液需要1、2斤然后稀释,酒精需要1斤,护目镜可以重复使用。目前医院口罩有,手套有,防护服不多,但是可以节约着用,酒精、84都要节约,护目镜也是有的,可以支撑一段时间。大多都是社会捐赠。

    物流是我觉得最困难的事情,我们这边顺丰今天关门了,我想去拿快递,全部锁住了。而且每个小区都要设路障,只能靠我自己去拉,没人会给你送上门。我们开小汽车,一天一次。一车可以装很多东西了,然后我慢慢的一箱一箱搬回医院。每过不了多远,就会有关卡,对你进行测体温,登记身份证号。全天都是焖在防护服里出汗。今天还下雨了,更难受。每天我也得换一件防护服吧,各方面物资消耗很大。

    我每次想到医院的物资就靠这么一箱箱弄回来,就有了力气。目前能出去跑的就我一个,因为我年轻,然后身体还可以,不能让年纪大的冒险。

    这就是这段时间我的全部经历。

    对了,我的具体姓名和医院,就别公开了,具体原因也就不多说,我只是让你们知道具体情况的,并不求别的什么。而且国家现在也行动起来了,现在最难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5、现在不只是缺物资,还缺做事的人

    说回来,你们能不能关心一些年轻的志愿者群体呢?比如这次帮了我很多忙的团队,来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一群00后。就我自己知道的,她们每天应该睡不了几个小时,而且态度特别好。他们积极组织各届校友募捐,然后买物资,对接医院。虽然她们没有什么经验,但是很耐心,特别棒。

    如果通过报道他们,让更多大学生能参与到这场自救中来,更有意义。你想,光我们武汉就有130万大学生,都是在校生,现在大多数都呆在家里没事做,要是能用正确的方式把他们号召起来,对于这场战役是一群及时的生力军。现在不只是缺物资,还缺做事的人。因为封锁导致,很多事情无法正常进行,平时一两天就能运送到的物品,现在十几天了,还看不到影子。很多学生其实是有一颗爱国心的,就是不知道怎么做。其实,他们完全可以在家里做志愿者,帮忙协调信息,每个小组分配一个任务,一个人要经历所有的流程,效率就下降了。



    接着他引荐了这个志愿者群体,期待我们能进一步沟通,我赶着问了他句“今天李文亮医生去世的消息,你也看了吧?”,良久,他丢出一句,“昨天看到了”。此刻,2月7日上午11点41分。(完)

————————————

本故事为南瓜屋独家内容,任何平台和个人不能转载,有需求请联系nanguawu@360.cn

留言 21

更多精彩

    拼命加载中

    作者简介

    • 0关注
    • 0粉丝
    • 0故事
      查看作者更多内容>

      当前主题

      主题下更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