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 2
喜欢 13
故事来自主题: 【无主题创作】讲述那些属于您的故事
【我的故事】一杯清茶伴我流浪,给我清净
万村写作计划
2018年10月17日
“ 再艰苦的环境下,也要痴迷一杯茶 ”

      我是江西赣州的客家人,客家人爱喝茶,客人来了第一话就是“来食茶”,请客吃饭结束也总是会说上句“茶饭不好,不要见怪”。不过我们喝茶的方式颇有点古农民的遗风,都是大瓷壶泡,然后倒进碗里喝,一碗的量比现在许多紫砂壶整壶的水都多。

      因此,茶似乎主要是农民用来解渴的,或者是喝水酒一样,大碗大碗求量的。清茶之外,老家还有著名的擂茶,把茶叶、豆子、花生、米等等各类东西炒了,用擂钵擂碎成粉,放油放盐,一大锅一大锅的冲泡着,然后请左领右舍,乃至全村人来喝。擂茶的原料来源可能是自己家的,但传统中经常通过“乞讨”的方式收集来,谁家的孩子生病了,或者生了孙儿,或者遇到红白喜事了,都会去全村每家每户讨米,再加上自己的料,和在一起,加工一下,就会邀请村里人过来,因为如此擂茶就成了“百家饭”“千家饭”,吃的人贱,贱的人命硬长长久久。所以,这茶是农民的茶,不是文人的茶,也不是有一大堆讲究和说道的茶。这些最初的“食茶观”后来也深深的影响了在惠州之后接触到了茶的我。

      朋友送了一套上好汝瓷茶具我却没钱买茶

      2012年1月,我大学刚刚毕业,从江西吉安来到惠州小金口,引我过来的是一位传统文化的弘扬者,在小金口长城学校附近弄了一个“西湖国学院”,当天早晨4点钟我便下了火车,在火车站等了一个多小时,国学院的院长才开车来接我,接到后在附近吃了个早餐便往国学院长的办公室去了。清晨无人,安静的很,院长进了办公室门,先给孔子像奉上了一杯清水,然后点上一枝香,又打开电脑放了段古琴乐,随后便开始烧水冲茶。忘记喝了什么茶,现在看来这也是平常,但作为一个山旮旯里面出来,又没怎么接触社会的小伙子,少见多怪,第一次亲身接触这种喝茶方式,心里还是颇为震撼的。香、古琴、茶、清净,这些融和在一起的状态,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妙境,那时作为一个学习书法深读古典诗词多年又信佛吃素的中文系毕业生,骨子里多少有点对传统茶文化的向往。因此,在这平常之中种下我对茶文化的一种向往的根和缘。

      2012年在国学院待了两个月,作为一名所谓了传统文化老师和义工,完全是懵懵懂懂的状态,最后与另一个国学院领导闹掰,一怒之下去了四川,找了一家公益机构做社工,每天和大爷大妈在一起,虽然成都也人人喝茶,也是独特的盖碗,也有许多喝茶的好去处,环境好又便宜又能耗时光,我也经常在周末找个附近的茶馆五块钱一壶水一杯茶就和女朋友耗上一天,但这个感觉仍然和老家喝大碗茶一样,简单直接,不讲究,纯粹解渴和耗时间,也没有带起我对它多少的思考。

      转眼到了2012年末,阴差阳错,我又回到了惠州成为了一各港媒驻惠州办事处的记者。老板是央视出来的美女,酷爱喝茶。因为办事处业务不多,也没什么太多新闻和采访可跑,因此老板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把我叫到办公室去喝茶,给我讲茶叶知识、茶礼以及冲茶泡茶的过程。甚至教我如何边淡淡定定平平和和的喝茶边有条不紊的谈事。在这个报社待了一年边基本上喝了一年的茶受了一年茶文化的熏陶和教育了,老板也成了我茶之路的启蒙者。

      也正是在那时候一位女性朋友给我寄了一套汝瓷茶具,这是我人生中第一套茶具,心里感动和喜爱得不得了,原来想过很多次要买,但是收入太低,总是入不敷出,所以觉得有套自己茶具是极其奢侈的事情。随着这套茶具的到了我开始了将茶引入自己生活的道路。有了茶具,我没有茶,对于自己喜欢喝的普洱更是觉得价高生畏,因此有了茶具之后,没有茶也成了一件苦恼的事情,因为自己也羞涩,每次经过义乌小商品城的茶叶区时,也只是看看,不敢买,一是怕买不对,二是囊中实在羞涩,结果茶具来了半个多月了,都还有使用过,心里苦恼的很。

      后来还是感谢堂哥,他和我同在这家报社工作,他比我大六岁出来工作早,比我经济宽裕点,便不知怎么搞了一饼上好的普洱。于是,每到周末或晚饭后,我们所有大部分的时间都变成在茶台边度过。再后来为了一天到晚都在家的爱人能看到一些绿色,能有更好的心情,我又花15块钱买了一盆绿植。又去嘉荣购物广场花9块钱买了三张原本用来拖地的布,我们看它色块不错,就拿来做了茶席。就这样这套茶具,这盆绿植,这三块“茶席”,成了我之后几年在惠州最艰难时光里的最美的相伴。

      庆幸,为了妻儿最穷时我在水口买房了

      在博罗福田镇,因为妻子怀孕,我们那时还是一个狂热的传统文化爱好者,想让自己的孩子未来能接受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所以跑到福田的一个传统文化教育中心去做义工。住在村委会提供的房子里,中心负责人安排我们单独住一个房间,在那个房间里,背后是一大片的香蕉林,周围还有不少荔枝树,住在这个地方,夫妻只有一张很小的架子床以及一张小书桌,我们想喝茶没有茶台,也没有凳子,于是就将竹席垫在地上,将之前买的3块钱的小方布作为茶席,拿出茶具,加上惠州堂哥给的一饼茶,非常恭敬地、珍惜地做了一个简易的茶室。每天早上参加完中心的早课,帮忙打扫完院落,吃完早餐便开始捣腾着焚香,打坐,看书,喝茶。

      因为福田周边茶庄少,自己又没钱,所带来的茶叶不多,所以每次喝茶的茶叶投放都是极为注意量,宁愿少放,不敢多放一点,生怕哪天喝完了,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在那里住了三个月,硬生生靠一饼普洱撑了下来,现在想来也真是奇迹。那是人生中最为艰难的一段岁月,父母家人总是说我不赚钱,不争气,还跑到这样一个地方来做义工,简直脑袋坏了,应该是信了邪教。妻子又怀孕,又是素食连买营养品的钱都没有,几张信用卡也完全透支光了。物质上,精神上都是极度的困境,不过好在有这样茶席,使得我夫妻二人能够在这个地方最终以相对平和的心态度过。

      对于每一个"家"爱人都收拾得紧紧有条

      到了2013年的上半年,终于有个机会,一个电器厂的老板想让我去帮忙做企业文化,将传统文化引入企业,带着满腔的热血和信心,也带着弘扬传统文化的宏大信念,我准备去放手一搏。然而事情并没有想象的好,这是一个家族企业,所有的事情,都是老板说了算,每动一步都是无数的牵连,工作极难开展,引我去的老板的弟弟作为总经理是整个实权的掌握者,想法总是在变,念头一天一个,我作为空降兵,虽然被安排了几块大的事情,却并没有实权。

      两个多月下来一无所成,更要命的是对方还要压一个月的工资,对于本就一无所有的我夫妻二人来说更加是雪上加霜,经常出现吃饭买菜都没钱的状况。老板安排的住房,虽然算是优待,但处在顶层,夏日晴天犹如烤箱,雨天则如鱼塘,惠州三天两头下雨,让我的屋子里的东西不敢放在地上的,因为缺少凳子,没有桌子,没有网络,没有独立的洗手间,没有专门的厨房,因此我们所有的事情都只能在床上或者地上解决。饭菜放在地上,我和妻子也坐在地上吃。因为挺着大肚子实在不便,一位朋友给我送来了两张方凳和一个塑料箱子。我爱人才结束坐在地上吃饭的状况。

      在这样的状况下,我和爱人每天依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通过茶来使自己安定和平和,一有时间便会走到楼顶上拿出茶具和那张茶席,放在那极小的方凳上,搬出那盆从惠州一直带出来的盆景放在旁边,又请出小佛牌,放点古典音乐,我爱人坐在凳子上,我则随便拿点东西垫一垫算是凳子,拿出自己仅有的省吃俭用买来的一点茶,茶很普通,但却像是请出宝物一样一丁一点都不敢浪费。

      我们就这样边喝着茶边听点音乐,边探讨着孩子的未来,边思考着文化和信仰。茶常常喝到实在是泡不出味道了,干脆就喝清水,妻子怀孕不能多喝茶,但她总是会摆弄好这些让我和她一起喝,日日如此,天天如此。用一方清静来穿透眼前的重重阻碍,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生出了改变的勇气和决心,在身无分文的情况下,举债到水口定了一套房子,想的是无论如何困难,无论如何艰辛我都得给妻儿一个安定之处,给漂泊的茶台一个独属于自己的茶室。

      在惠州西湖边岳母帮我捡个百斤树桩做茶台

      后来,在博罗实在是待不下去,我便去了一家杂志社,也租住在了南坛。那是一片老城区,租的是个老房子,很破,但房东很用心给房子贴了墙纸,给我们准备了桌子凳子,朋友又搬来了二手沙发,有独立的卫生间以及厨房,除了楼梯太陡之外,这里几乎成了我们的小天堂。因为我在杂志社成了编辑部主任,每个月也能正常发工资了,虽然少的可怜,但生活毕竟算是安定了下来。在这个小阁楼上,我们第一件事就是安放我们一直带在身边的小盆景,然后拿出茶席茶具,爱人又将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而我每到月末发工资了第一件事就是去花店买上几枝小玫瑰或百合或康乃馨,送给妻子,也为自己的空间留下点绿色和温馨。

      在这个小阁楼,我住了十个月,这十个月内,陋室之内鲜花从未凋零,绿色的植物也越来越多。在写作上我重新恢复了灵感,写东西也慢慢成熟,朋友们喜欢到我的家中与我喝茶畅谈,甚至一起过纯素食的新年,我也不再担心自己喝完了这道茶之后家中再无茶可喝了。幸运的是我的女儿也在这段时间平安健康地出生了,妻子做生孩子、坐月子虽然经历了艰辛,但很快就恢复成为那个可以优雅地带孩子又优雅的侍弄花草、焚香煮茶的女子了。这间陋室和这些与茶相伴的时光,温养了我,也温养了我的妻子与孩子。

      期间我们经常去南湖和西湖,喜欢上了南湖的宁静,也喜欢上西湖的文风微醺,有趣的是我的岳母和我们在去西湖闲逛的途中,发现了一个大树桩,重量超过百斤,宽大约三十厘米,长将近两米。岳母看我没有茶台,便坚决让我把这一树桩弄回家。我花了五十块钱请了两个师傅带到了楼下,然后又自己硬扛着扛上了五楼。妻子找来了锯子,对它一点点的加工和打磨,终于让我拥有了自己第一方茶台。离开南坛是在2013年的12月,经历千辛万苦,透支了几个月的工资之后我终于交上了房子的首付,住进了在水口的家。搬家时除了衣服被褥,锅碗瓢,书籍之外,我又多了一堆围绕在茶台边的绿色植物,以及那笨重不堪的大树桩。

      住进新家,因为钱已经在买房中透支光,以至于无一分钱买家具,好在后来岳父岳母给了四千,其他的亲人接济了点,才得以了买了床和沙发,安装了热水器。但一倒腾完这些,爱人的精力便又投注在茶事之上,一点点经营,不到一个月,便又拥有了一个生机盎然,简单却古朴的茶室,实现了自己当初的那一个小小的梦想。

      如今兜兜转转,2014年时因为我做了点公益出了点小名,算是人生的一个小高峰,骄傲自负间雄心勃勃想创业,辞去了原来不错的工作,却在迈出这一步时忽然发现自己什么都做不了。接着,不料妻子又得病,耗费了对我们来说巨额的医药费,她每天从惠州奔波向广州看病,我则每天在家带孩子。

      我的大家族则总是殷勤地关心又各种催促和责怪,父亲更是说要和我断绝父子关系,和妻子之间每日都有数不清的争吵,又面对每月的房贷及各种消耗,心烦意乱,郁郁寡欢,妻子也甚至差点得抑郁症,要撞向马路的汽车。就是在这样四面楚歌的境地里,我和爱人唯一能保持冷静,不去争吵的时候,就是俩口坐在茶台边喝茶的时候。只有安静的燃香冲茶倒茶品茶的时候,我们才能暂时忘掉那些不愉快,重新恢复到正常而平和的状态,才能不去互相指责而思考人生的出路。

      2014年的夏天我暂时离开了惠州去了江西吉安,带的东西不多,茶具茶台也存在惠州。但是在回到江西的第一个月,我们便恢复了惠州是那样与茶相伴的日子,我一开始一边摆地摊为生,一边去旧货市场淘樟木箱子,樟木桌子,又去买了一些植物,在房间里搭起了一方小天地。后来成为一个文化艺术类公益机构青原色的负责人,搬了数次家,改造过两次办公室,每次都和在惠州时一样,将茶作为首要的东西。与茶相伴追寻思索,与茶相伴结交知己,规划人生,与茶相伴意气风发,挥斥方遒。

      如今,是我和惠州结缘的第七个年头,兜兜转转,在妻子对惠州无限的思念之中,我又回到了这里,并千里迢迢将我在江西时珍爱的所有茶台物事,四个樟木大箱子,一张小方桌,二十来盆植物,一个最廉价但实用的茶台又重新带回了惠州,然后在惠州开始了儿时便梦想的:喝茶、读书、写作、陪伴妻儿的日子。

      少了执着,少了浮躁,少了极端,少了焦虑,少了万千艰难的围困,虽无大富大贵,但足以养家,足以安放灵魂,足以滋润道心和文心。我要感恩惠州这座城市,也感恩惠州带来的这份茶缘,感恩惠州的好山好水带给我的温养,感恩在惠州所经历过的苦难和艰辛,使得我的人生如茶,素淡却又如此丰盛。

留言 2

更多精彩

    拼命加载中

    作者简介

    • 0关注
    • 0粉丝
    • 0故事
      查看作者更多内容>

      当前主题

      主题下更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