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 51
喜欢 43
故事来自主题: 【南瓜屋】“年味儿”手机摄影大赛
婆婆的酿黄粄
南瓜屋石头
2019年2月12日
“ 细细尝慢慢咽,每一口酿黄粄,都是家的味道 ”

姓名:南瓜屋石头

手机型号:MI 5

拍摄地:广东

黄粄是我们家乡传统风味小吃,在2009年的时候,被列入我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同时,它也是我的最爱之一,颜色金黄、发出淡淡的清香,香嫩滑口、韧中带爽,令人回味无穷,赞叹不已。在外的游子,是很少吃到酿黄粄的。除夕夜的餐桌上,除了几个家常小菜,还有一道特殊的菜,就是“酿黄粄”。

下图就是我们的年夜饭。一大家子,很普通的几个菜:蒜苗炒鸡杂、贡菜炒鱿鱼、清炒包菜、烧鹅一份、酿豆腐煲、酿黄粄两碗(淡黄色的黄粄是舅舅家打的,深黄色的是市场买的。)

下面隆重介绍每家每户过年手工打的酿黄粄,是不是色香味俱全呀。

幼年时期,姑妈每次回娘家都会带一块黄粄。妈妈不知道怎么做,就切成小方块,放进油锅里炸,炸至金黄色出锅,撒上白砂糖,味道甜香弹牙,不腻人。

少年时期,求学在外,在姑妈家住宿。姑妈知道我喜欢黄粄,就经常到市场上买。那时的我,还没有开荤。姑妈将黄粄切成小方条,和蒜苗同炒,黄绿搭配,秀色可餐,香糯适口。

后来,姑妈成了婆婆,表哥成了老公,我成了儿媳妇。很多都变了,唯一不变的就是爱吃黄粄。开了荤腥后,婆婆就将黄粄做成了酿黄粄。

以韭菜、猪肉、香菇为馅,酿入黄粄中。不要以为酿黄粄跟酿豆腐一样,黄粄要比豆腐硬多了。酿之前要蒸一下,趁热才好酿。说来惭愧,嫁来夫家8年,一次成功的酿黄粄也没做成。热的时候,怕烫;冷的时候,太硬。

黄粄酿好后,将锅倒油烧热,将没肉的那边朝锅底,逐个放入锅中,煎呈金黄色后,再加油,翻煎另一面.....好吧,其实我也没煮过。每次都是婆婆煮的,我在一旁观望。想要插手时,婆婆总是一脸嫌恶的说:“去去去,别碍手碍脚的。”

黄粄好吃,却不容易做。大深圳没得卖,老家的市场倒是有的,不过婆婆说,市场做的不好。最好的,还是舅舅家做的。在婆婆的娘家,每家每户每年春节都有制作黄粄的习惯。我今年过年回家得早,有幸参加了制作黄粄的过程。

黄粄用米自己特殊,选用一年一季熟的大禾米。浸泡1晚或者稍长时间,期间需勤换清水。

将浸泡好的禾米捞起,倒入饭甑蒸2~3小时,成为饭团。

蒸好后,取出饭团,用特制的黄粄水分层浇透,加盖再蒸加热至冒气。

黄粄水的制作要选山上野生的黄栀子树枝,以带黄色果实者为佳,烧成灰,加水搅拌均匀,然后用布过滤后即为黄粄水。市场上的黄粄颜色鲜黄、但缺乏稍带涩味的植物原始味道,主要是颜色为人造颜料而不失天然原料染色的缘故。

捞起饭团,后放入石臼中舂打,现在有些家庭买了机械,就不用那么麻烦了。

取出,手工成型。在这里要特别特别的强调一下,用手搓成团的时候,真的很烫很烫,两手烫得通红。婆婆在一旁看着直笑,挽起袖子,把我挤开,又说我碍手碍脚,哎,在你娘家人面前就不能给我留点面子嘛。

八年婚姻,八年抗战,与婆婆之间也曾发生过不愉快。婚姻生活,就像酿黄粄,原本各不相干的韭菜、肉、鱿鱼、葱蒜、黄粄,混合在一起,彼此包容,才能成就一盘美味。细细尝,慢慢咽,每一口酿黄粄,都是家的味道,年的浓味。

昨天我们回深圳,婆婆一早就起来忙碌。酿了一盘黄粄,非得要我们带出去。说刚开年,还没有菜卖。嘿嘿,其实我们可以叫外卖的啊。五人座的小车,只坐了我们夫妻两人,却塞得满满的。出门一趟,恨不得把家都搬空了。

还有几天,公公婆婆就会带着我们两个小宝贝出来了,我想到时候肯定又带来了酿黄粄。嘿,想到这,我又馋了呢!

留言 51

更多精彩

    拼命加载中

    作者简介

    • 0关注
    • 0粉丝
    • 0故事
      查看作者更多内容>

      当前主题

      主题下更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