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 21
喜欢 26
故事来自主题: 你曾经历或见闻过哪些惊天造假事件
喜刷刷喜刷刷,喜刷刷
顾晓海
2020年4月3日
“ 又想到了另外的赚钱方法:第三方套汇。 ”

电影票房,可以刷。

网上商铺的钻,可以刷。

微博上的排名,可以刷。

APP下载排名,可以刷。

给家里的娃投个票,也可以刷。

这世上本没有“刷”,当“刷”得多了,就有了“刷”。

是不是有点绕?

早在2000年,当时国外的网站上,广告被点击一次,就可以给点击者1分钱。

于是有些程序员(那时候都叫工程师,不叫码农)就写了批处理小程序,模拟鼠标,对着广告的位置,自动连续点击。

我的好友hater认定了这个发财机会,也写了个程序,准备躺赚。

然而,他没有如期收到钱。

他发电邮给对方,得到的回复是:这个广告被你24小时连续点击,每隔5秒点击一次,一共持续了30天,请问,你不休息吗?

后来,点击广告还是成为了生意。

但是赚不到大钱。

大把赚钱的,是曾经的通信业务,那段时光,被称为“喜刷刷的日子”。

那个时候,通信行业里有很多收费的业务。

比如短信,什么笑话、早晚电子报等。

又比如彩铃,就是打某个电话,先听到一段音乐或者段子,例如《疯狂的石头》里黑皮给道哥打电话,先听到的是“今天好运气,老狼请吃鸡”的歌声;段子比如“您呼叫的用户正在裸奔中”......

在比如声讯电话,栏目多以情感啦、心理啦为主,内容嘛,你懂的。

就是干这样的业务,诞生了好多巨赚钱的公司,仅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就有好几家。

但是现在基本都退市了。

为啥?

因为那些钱,都是刷来的。

最早,各家公司仅限于“刷各业务的订阅排名”。

比如一段彩铃,订阅排名越靠前,用户订阅的就越多。

这和后来的电商、手机电子市场、电影刷排名一个道理。

就是公司自己买自己的商品。

然而这些不是重点。

怎么刷,才是重点。

其中,最苦逼的,是刷手机游戏下载排名。

因为手机型号太多,那个时候,而且同一个手机号码下载多次同一个游戏,也只算一次有效。

于是,刷手游的公司工作时都很壮观:至少几百台手机,无数的手机卡,一大群人,拆电池、换卡、装电池、开机、浏览网页、下载,如此循环往复......

相对来说,刷短信、彩铃的效率就高很多了。

因为可以用电脑程序,自动刷。

只要从各种渠道,批量买到用户的手机号,批量导入到电脑程序里,程序就自动运行,把一个个的业务订阅在这些手机号上。

但是这样的自动刷,还是需要有人盯着,因为程序有时会卡住。

一旦卡住,必须手动恢复,否则当天的任务量就无法完成了。

曾经有个关于任务量的段子。

经理:小李,你这个月的任务量有点悬啊,你得加加班啊。

小李:我这不是怀孕在家嘛,孕期反应明显,一看刷卡程序滚动,就想吐。

经理:那任务量也得完成啊,要不让你老公帮你盯一盯电脑?

小李:现在连我婆婆都被我她培训出来了,这几天都是她在帮着刷,快70岁的人啊。

连孕妇和老婆婆都上阵了,这公司肯定能挣大钱吧?

并不,因为这不是核心。

核心,是这些公司发现了通信公司的漏洞!

其结果,导致了刷卡公司侵占了通信公司的钱,也就是过去所说的“挖社会主义墙角”。

他们是这样干的:

通信公司有移动、联通和电信,三家是竞争关系。

最基础的竞争,就是抢夺用户。

靠什么抢?低价!

例如100块面值的电话卡,30块卖。

刷卡公司大批量购买这种打折卡,然后用在订阅自家的短信、彩铃、游戏业务上。

按照规定,与通信公司7:3分账,通信公司拿3 。

实际上就是刷卡公司用30块钱买了100块面值,用100块面值产生了100块的业务量,分给通信公司30块,自己分得70块,再减去买卡成本30块,净赚40块。

这40块哪里来的,通信公司。

这个漏洞,后来被堵住了。

社会主义墙角挖不了了。

但是国际社会的墙角还可以挖。

刷卡公司又想到了另外的赚钱方法:第三方套汇。

听着很高级吧?

玩法是这样的:

苹果手机上有很多付费APP。

帮APP研发商刷排名,研发商要付给刷卡公司刷卡服务费和APP下载费用。

因为不同国家之间存在汇率差,而苹果公司收费以美元为单位。

也就是同样一个APP,用人民币下载和用泰铢下载,分别折合成美元,是不一样的价格。

于是,刷开公司就选择其他国家货币付费下载,同时收取研发商人民币,赚取汇率差。

喜刷刷喜刷刷,喜刷刷,牛X吧?

刷,用刀割掉屌的口。干这档子牛X事的人,是不会承认的。:)

————————————

本故事为南瓜屋独家内容,任何平台和个人不能转载,有需求请联系nanguawu@360.cn

留言 21

更多精彩

    拼命加载中

    作者简介

    • 0关注
    • 0粉丝
    • 0故事
      查看作者更多内容>

      当前主题

      主题下更多故事